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在线,天天躁夜夜躁很很躁,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亚洲一区视频在线观看,正在播放强揉爆乳女教师,欧美日韩在线二区下载,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一区在线视频

您好,歡迎訪問珠海格蘭云天清潔滅蟲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官網
10多年專注白蟻防治,蟲害消殺防疫行業服務機關單位\園林農場\企業\個人家庭\新建房\裝修預防白蟻提供一站式服務
全國咨詢熱線:4001-0567-10
當前位置: 首頁 > 防治教程

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年)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

發布:欒華海 時間:2022-04-21 20:25:35 點擊: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年)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
2019年7月9日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引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的顯著成績,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及生態環境、生活行為方式變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已成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導致的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成為制約健康預期壽命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時,肝炎、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精神衛生、職業健康、地方病等問題不容忽視,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和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對維護人民健康的堅定決心。為積極應對當前突出健康問題,必須關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這是以較低成本取得較高健康績效的有效策略,是解決當前健康問題的現實途徑,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為此,特制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以下簡稱《健康中國行動》)。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中西醫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針對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問題,聚焦重點人群,實施一批重大行動,政府、社會、個人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基本路徑。

——普及健康知識。把提升健康素養作為增進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據不同人群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健康教育與促進,讓健康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健康素養人人有。

——參與健康行動。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激發居民熱愛健康、追求健康的熱情,養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實現健康生活少生病。

——提供健康服務。推動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防治策略、制度安排和保障政策,加強醫療保障政策與公共衛生政策銜接,提供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化服務,提升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實現早診早治早康復。

——延長健康壽命。強化跨部門協作,鼓勵和引導單位、社區、家庭、居民個人行動起來,對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采取有效干預,形成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個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續提高健康預期壽命。

(三)總體目標。

到2022年,覆蓋經濟社會各相關領域的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有關目標。

二、主要指標


健康中國行動主要指標



注:(1)本文件中的有關調查數據,未特別說明的,主要為官方抽樣調查統計數據;(2)本主要指標表中,未寫明年份的基線水平值,均為2017年數值;(3)#為2020年目標值。

三、重大行動

(一)健康知識普及行動。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仍比較低。2017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4.18%。城鄉居民關于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應急避險等維護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不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比較普遍。科學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健康素養,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界定了現階段健康素養的具體內容,是公民最應掌握的健康知識和技能。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和30%,其中: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基本技能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30%、18%、20%及以上和45%、25%、30%及以上,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20%、20%、20%及以上和28%、30%、25%及以上;人口獻血率分別達到15‰和25‰;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中央廣電總臺對公益性健康節目和欄目,在時段、時長上給予傾斜保障;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績效考核機制;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并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別達到90%和100%。鼓勵各主要媒體網站和商業網站開設健康科普欄目。提倡個人定期記錄身心健康狀況;了解掌握基本中醫藥健康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個人和家庭:

1.正確認識健康。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人生活方式和醫療衛生服務是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提倡主動學習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覺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了解醫療技術的局限性,尊重醫學和醫務人員,共同應對健康問題。

2.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動靜結合、心態平和。講究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用胳膊或紙巾遮掩口鼻。沒有不良嗜好,不吸煙,吸煙者盡早戒煙,少喝酒,不酗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關注并記錄自身健康狀況,定期健康體檢。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健康成人每次獻血400ml不影響健康,還能幫助他人,兩次獻血間隔不少于6個月。

3.關注健康信息。學習、了解、掌握、應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和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遇到健康問題時,積極主動獲取健康相關信息。提高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優先選擇從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等政府部門及醫療衛生專業機構等正規途徑獲取健康知識。

4.掌握必備的健康技能。會測量體溫、脈搏;能夠看懂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學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積極參加逃生與急救培訓,學會基本逃生技能與急救技能;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立即止血、包扎;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遇到呼吸、心臟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蘇;搶救觸電者時,首先切斷電源,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發生火災時,會撥打火警電話119,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應用適宜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方法,開展自助式中醫健康干預。

5.科學就醫。平時主動與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聯系,遇到健康問題時,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根據病情和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就醫,小病診療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病到醫院。遵醫囑治療,不輕信偏方,不相信“神醫神藥”。

6.合理用藥。遵醫囑按時、按量使用藥物,用藥過程中如有不適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每次就診時向醫生或藥師主動出示正在使用的藥物記錄和藥物過敏史,避免重復用藥或者有害的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服藥前檢查藥品有效期,不使用過期藥品,及時清理家庭中的過期藥品。妥善存放藥品,謹防兒童接觸和誤食。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正確選用保健食品。

7.營造健康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樹立健康理念,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互相提醒定期體檢,優生優育,愛老敬老,家庭和諧,崇尚公德,鄰里互助,支持公益。有嬰幼兒、老人和殘疾人的家庭主動參加照護培訓,掌握有關護理知識和技能。提倡有經消化道傳播疾病的患者家庭實行分餐制。有家族病史的家庭,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保健。配備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藥品、急救設備和急救耗材等)。

——社會和政府:

1.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兩庫、一機制”。建立并完善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開展健康科普活動。中央級媒體健康科普活動的專家應從國家科普專家庫產生,省級媒體應從省級以上科普專家庫產生。建立并完善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出版、遴選、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讀物和科普材料。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健康問題組織編制相關知識和信息指南,由專業機構向社會發布。構建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加強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指導和監管,依托專業力量,加強電視、報刊健康欄目和健康醫療廣告的審核和監管,以及對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健康科普信息的監測、評估和通報。對于出現問題較多的健康信息平臺要依法依規勒令整改,直至關停。對于科學性強、傳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予以推廣。對于傳播范圍廣、對公眾健康危害大的虛假信息,組織專家予以澄清和糾正。(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中醫藥局、藥監局、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醫務人員掌握與崗位相適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并在診療過程中主動提供健康指導。各醫療機構網站要根據本機構特色設置健康科普專欄,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講座和咨詢服務,三級醫院要組建健康科普隊伍,制定健康科普工作計劃,建設微博微信新媒體健康科普平臺。開發健康教育處方等健康科普材料,定期面向患者舉辦針對性強的健康知識講座。完善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培養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顯著提高家庭醫生健康促進與教育必備知識與技能。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于掌握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術和方法。鼓勵健康適齡的公民定期參加無償獻血。(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激勵約束機制,調動醫務人員參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將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納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納入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和績效考核。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鼓勵基層醫療機構和家庭簽約醫生團隊開展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和引導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個人健康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健康委牽頭,醫保局按職責負責)

4.鼓勵、扶持中央廣電總臺和各省級電臺、電視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中央廣電總臺對公益性健康節目和欄目,在時段、時長上給予傾斜保障,繼續辦好現有數字付費電視健康頻道。報刊推出一批健康專欄。運用“兩微一端”(指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以及短視頻等新媒體,推動“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中央廣電總臺、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健康知識普及工作。鼓勵衛生健康行業學會、協會組織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的、面向公眾的健康科普活動和面向機構的培訓工作。各社區和單位要將針對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知識普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結合居民和職工的主要健康問題,組織健康講座等健康傳播活動。加強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素養促進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中醫藥局、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6.開發推廣健康適宜技術和支持工具。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研發推廣健康管理類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健康狀態進行實時、連續監測,實現在線實時管理、預警和行為干預,運用健康大數據提高大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7.開展健康促進縣(區)建設,著力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國家每年選擇一個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健康主題開展“健康中國行”宣傳教育活動。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傳播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強化家庭和高危個體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和干預。(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牽頭,中國科協按職責負責)

(二)合理膳食行動。

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仍面臨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2012年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0.5g(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值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42.1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簡稱《膳食指南》)推薦標準為每天25~30g);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比例達到32.9%(《膳食指南》推薦值上限為30.0%)。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為蔗糖即“白糖”、“紅糖”等)攝入量約30g,其中兒童、青少年攝入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2014年調查顯示,3~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城市兒童遠遠高于農村兒童,且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低于總能量的10%,并鼓勵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過25g)。與此同時,2010~2012年,我國成人營養不良率為6%;2013年,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8.1%,孕婦、兒童、老年人群貧血率仍較高,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纖維攝入明顯不足。

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引起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和腫瘤的危險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占到15.9%,已成為影響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長了32.0%和67.6%;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倍和2倍。合理膳食以及減少每日食用油、鹽、糖攝入量,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分別在2019年基礎上提高10%和在2022年基礎上提高10%;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于7%和5%、貧血率分別低于12%和10%,孕婦貧血率分別低于14%和10%;合格碘鹽覆蓋率均達到90%及以上;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2%和30%;每1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員;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實施以食品安全為基礎的營養健康標準,推進營養標準體系建設。

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g,蔬菜和水果每日攝入量不低于500g,每日攝入食物種類不少于12種,每周不少于25種;成年人維持健康體重,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5~24?kg/㎡;成人男性腰圍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個人和家庭:

1.對于一般人群。學習中國居民膳食科學知識,使用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平衡膳食餐盤等支持性工具,根據個人特點合理搭配食物。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不能生吃的食材要做熟后食用;生吃蔬菜水果等食品要洗凈。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日常用餐時宜細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食不過量,但也要注意避免因過度節食影響必要營養素攝入。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足量飲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或茶水,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

2.對于超重(24 kg/m2≤BMI<28 kg/m2)、肥胖(BMI≥28 kg/m2)的成年人群。減少能量攝入,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適當選擇一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魚、蛋白和豆類)的食物。避免吃油膩食物和油炸食品,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進食有規律,不要漏餐,不暴飲暴食,七八分飽即可。

3.對于貧血、消瘦等營養不良人群。建議要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瘦肉類、奶蛋類、大豆和豆制品的攝入,保持膳食的多樣性,滿足身體對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素的需求;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或者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來糾正貧血。

4.對于孕產婦和家有嬰幼兒的人群。建議學習了解孕期婦女膳食、哺乳期婦女膳食和嬰幼兒喂養等相關知識,特別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從懷孕開始到嬰兒出生后的2周歲)的營養。孕婦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選用碘鹽,確保懷孕期間鐵、碘、葉酸等的足量攝入。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為6~24個月的嬰幼兒合理添加輔食。

5.對于家庭。提倡按需購買食物,合理儲存;選擇新鮮、衛生、當季的食物,采取適宜的烹調方式;按需備餐,小份量食物;學會選購食品看標簽;在外點餐根據人數確定數量,集體用餐時采取分餐、簡餐、份飯;倡導在家吃飯,與家人一起分享食物和享受親情,傳承和發揚我國優良飲食文化。

——社會:

1.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鼓勵全社會共同參與全民營養周、“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宣教活動。推廣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提高家庭普及率,鼓勵專業行業組織指導家庭正確使用。盡快研究制定我國兒童添加蔗糖攝入的限量指導,倡導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飲料替代飲用。

2.加強對食品企業的營養標簽知識指導,指導消費者正確認讀營養標簽,提高居民營養標簽知曉率。鼓勵消費者減少蔗糖攝入量。倡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科學減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城市高糖攝入人群減少食用含蔗糖飲料和甜食,選擇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替代蔗糖生產的飲料和食品。

3.鼓勵生產、銷售低鈉鹽,并在專家指導下推廣使用。做好低鈉鹽慎用人群(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人群)提示預警。引導企業在食鹽、食用油生產銷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鹽袋中贈送2g量勺、生產限量油壺和帶刻度油壺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試點。鼓勵商店(超市)開設低脂、低鹽、低糖食品專柜。

4.鼓勵食堂和餐廳配備專兼職營養師,定期對管理和從業人員開展營養、平衡膳食和食品安全相關的技能培訓、考核;提前在顯著位置公布食譜,標注份量和營養素含量并簡要描述營養成分;鼓勵為不同營養狀況的人群推薦相應食譜。

5.制定實施集體供餐單位營養操作規范,開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創建活動。鼓勵餐飲業、集體食堂向消費者提供營養標識。鼓勵發布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人群的平衡膳食指導和食譜。鼓勵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推進傳統食養產品的研發以及產業升級換代。

——政府:

1.全面推動實施《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將營養干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繼續推進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實施營養師制度,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在社區配備營養指導員。強化臨床營養工作,不斷規范營養篩查、評估和治療。(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制定以食品安全為基礎的營養健康標準,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發展營養導向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標準限制高糖食品的生產銷售。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低糖或無糖食品的生產與消費。實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達標工程,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增加蔗糖等糖的強制標識,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積極推動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包裝正面標識(FOP)”信息,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健康食品,加強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的監督管理。研究推進制定特殊人群集體用餐營養操作規范,探索試點在餐飲食品中增加“糖”的標識。研究完善油、鹽、糖包裝標準,在外包裝上標示建議每人每日食用合理量的油鹽糖等有關信息。(衛生健康委牽頭,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負責)

(三)全民健身行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需要科學。科學的身體活動可以預防疾病,愉悅身心,促進健康。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我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為33.9%,其中20~69歲居民經常鍛煉率僅為14.7%,成人經常鍛煉率處于較低水平,缺乏身體活動成為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同時,心肺耐力、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體成分等指標的變化不容樂觀,多數居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還有很大的盲目性。定期適量進行身體活動有助于預防和改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壓、心臟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能促進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每周參加體育鍛煉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的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超過70%和9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9m2及以上和2.3 m2及以上;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的人均長度持續提升;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于1.9名和2.3名;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和覆蓋率100%。

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鼓勵個人至少有1項運動愛好或掌握1項傳統運動項目,參加至少1個健身組織,每天進行中等強度運動至少半小時;鼓勵醫療機構提供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服務,鼓勵引導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在健身場所等地方為群眾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健身效果,預防運動損傷;鼓勵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確保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

——個人:

1.了解運動對健康的益處。建議個人提高身體活動意識,培養運動習慣。了解和掌握全民健身、身體活動相關知識,將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掌握運動技能,少靜多動,減少久坐,保持健康體重;科學運動避免運動風險。

2.動則有益,貴在堅持。運動前需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評估身體狀態,鼓勵在家庭醫生或專業人士指導下制定運動方案,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強度和運動量,減少運動風險。鼓勵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多動,達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體活動量。吃動平衡,讓攝入的多余能量通過運動的方式消耗,達到身體各機能的平衡。一次完整的運動包括準備活動、正式運動、整理活動。一周運動健身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等內容。提倡家庭配備適合家庭成員使用的小型、便攜、易操作的健身器材。

3.老年人運動有助于保持身體功能,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提倡老年人量力而行,選擇與自身體質和健康相適應的運動方式。在重視有氧運動的同時,重視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鍛煉,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煉,強健骨骼肌肉系統,預防跌倒。提倡老年人參加運動期間定期測量血壓和血糖,調整運動量。

4.特殊人群,如孕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建議在醫生和運動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單純性肥胖患者至少要達到一般成年人的運動推薦量。控制體重每天要進行45分鐘以上的中低強度的運動。在減低體重過程中,建議強調肌肉力量鍛煉,以避免肌肉和骨骼重量的下降。提倡運動與飲食控制相結合來減低體重。

5.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人群,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通過運動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可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換一種放松的運動方式,減輕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消除局部的疲勞,但運動量和強度都不宜過大。

——社會:

1.建立健全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體育總會在地市、縣、鄉實現全覆蓋,單項體育協會延伸到群眾身邊,讓想健身的群眾加入到體育組織中。

2.舉辦各類全民健身賽事,實施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發展中國特色健身項目,開展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活動。推廣普及太極拳、健身氣功等傳統體育項目。推進全民健身進家庭。推廣普及廣播體操等工間操。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運動水平等級標準。

3.弘揚群眾身邊的健身文化,制作體育題材的影視、動漫作品,鼓勵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普及體育健身文化知識,增強健身意識。

4.鼓勵將國民體質測定納入健康體檢項目。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運動風險評估,提供健身方案或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服務。

——政府:

1.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一批體育公園、社區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推進建設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努力打造百姓身邊“15分鐘健身圈”,讓想健身的群眾有適當的場所。完善財政補助、服務收費、社會參與管理運營、安全保障等措施,推行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確保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全部向社會開放。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或參與管理運營體育場地設施。(體育總局牽頭,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2.構建科學健身體系。建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方法,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構建運動傷病預防、治療與急救體系,提高運動傷病防治能力。鼓勵引導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在健身場所等地方為群眾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健身效果,預防運動損傷。(體育總局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3.制定實施特殊人群的體質健康干預計劃。鼓勵和支持新建工作場所建設適當的健身活動場地。強化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監測和評估干預,把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確保高校學生體育課時,豐富高校學生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內容。(體育總局牽頭,教育部、全國總工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控煙行動。

煙草煙霧中含有多種已知的致癌物,有充分證據表明吸煙可以導致多種惡性腫瘤,還會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等多個系統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3個吸煙者中就有1個死于吸煙相關疾病,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非吸煙者縮短10年。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第一部國際公共衛生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我國2003年簽署《公約》,2005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2006年1月在我國正式生效。我國現有吸煙者逾3億,迫切需要對煙草危害加以預防。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因二手煙暴露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 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分別低于24.5%和20%;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將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商家、發布煙草廣告的企業和商家,納入社會誠信體系“黑名單”,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提倡個人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都不晚;創建無煙家庭,保護家人免受二手煙危害;領導干部、醫生和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單位出臺室內全面無煙政策,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為吸煙員工戒煙提供必要的幫助。

——個人和家庭:

1.充分了解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嚴重危害。不吸煙者不去嘗試吸煙。吸煙者盡可能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都不晚,藥物治療和尼古丁替代療法可以提高長期戒煙率。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

2.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領導干部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起模范帶頭作用,公務活動參加人員不得吸煙、敬煙、勸煙;醫務人員不允許在工作時間吸煙,并勸導、幫助患者戒煙;教師不得當著學生的面吸煙。

3.創建無煙家庭,勸導家庭成員不吸煙或主動戒煙,教育未成年人不吸煙,讓家人免受二手煙危害。

4.在禁止吸煙場所勸阻他人吸煙。依法投訴舉報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行為,支持維護無煙環境。

——社會:

1.提倡無煙文化,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積極利用世界無煙日、世界心臟日、國際肺癌日等衛生健康主題日開展控煙宣傳;倡導無煙婚禮、無煙家庭。

2.關注青少年吸煙問題,為青少年營造遠離煙草的環境。將煙草危害和二手煙危害等控煙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課程。不向未成年人售煙。加強無煙學校建設。

3.鼓勵企業、單位出臺室內全面無煙規定,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為員工戒煙提供必要的支持。

4.充分發揮居(村)委會的作用,協助控煙政策在轄區內得到落實。

5.鼓勵志愿服務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煙工作或者為控煙工作提供支持。

——政府:

1.逐步提高全面無煙法規覆蓋人口比例,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文明辦、煙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研究推進采取稅收、價格調節等綜合手段,提高控煙成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煙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加強卷煙包裝標識管理,完善煙草危害警示內容和形式,提高健康危害警示效果,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健康的認知程度。制定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并監督執行。限制影視作品中的吸煙鏡頭。(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煙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煙服務體系,將詢問患者吸煙史納入到日常的門診問診中,推廣簡短戒煙干預服務和煙草依賴疾病診治。加強對戒煙服務的宣傳和推廣,使更多吸煙者了解到其在戒煙過程中能獲得的幫助。創建無煙醫院,推進醫院全面禁煙。(衛生健康委負責)

5.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加大煙草廣告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在大眾傳播媒介、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的違法行為。依法規范煙草促銷、贊助等行為。(市場監管總局、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民航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按照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進度要求,加快研究建立完善的煙草制品成分管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強化國家級煙草制品監督監測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完善煙草制品安全性檢測評估體系,確保公正透明,保障公眾知情和監督的權利。(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煙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將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商家、發布煙草廣告的企業和商家,納入社會誠信體系“黑名單”,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煙草局、教育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8.加強各級專業機構控煙工作,確定專人負責相關工作組織實施,保障經費投入。建立監測評估系統,定期開展煙草流行調查,了解掌握煙草使用情況。(財政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多,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事)件時有發生。我國抑郁癥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581萬人。同時,公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仍比較低,更缺乏防治知識和主動就醫意識,部分患者及家屬仍然有病恥感。加強心理健康促進,有助于促進社會穩定和人際關系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郁癥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到3.3名和4.5名;抑郁癥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登記在冊的精神分裂癥治療率達到80%和85%;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80%和85%;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

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鼓勵個人正確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掌握基本的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各類臨床醫務人員主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應用于臨床診療活動中。

——個人和家庭:

1.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追求心身共同健康。每個人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多種心理健康問題,主動學習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科學認識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相互影響,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避免持續消極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倡導養德養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復原力。在身體疾病的治療中,要重視心理因素的作用。自我調適不能緩解時,可選擇尋求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及時疏導情緒,預防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發生。

2.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合理設定自己的目標。正確認識重大生活、工作變故等事件對人的心理造成的影響,學習基本的減壓知識,學會科學有益的心理調適方法。學習并運用健康的減壓方式,避免使用吸煙、飲酒、沉迷網絡或游戲等不健康的減壓方式。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出不良情緒背后的消極想法,根據客觀現實進行調整,減少非理性的認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尋求人際支持,適當傾訴與求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3.重視睡眠健康。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工作、學習、娛樂、休息都要按作息規律進行,注意起居有常。了解睡眠不足和睡眠問題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出現睡眠不足及時設法彌補,出現睡眠問題及時就醫。要在專業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改善睡眠,服用藥物需遵醫囑。

4.培養科學運動的習慣。選擇并培養適合自己的運動愛好,積極發揮運動對情緒的調節作用,在出現輕度情緒困擾時,可結合運動促進情緒緩解。

5.正確認識抑郁、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出現心情壓抑、愉悅感缺乏、興趣喪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礙、自我評價下降、對未來感到悲觀失望等表現,甚至有自傷、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持續存在2周以上,可能患有抑郁障礙;突然或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緊張、害怕、恐懼,常伴有明顯的心慌、出汗、頭暈、口干、呼吸急促等軀體癥狀,嚴重時有瀕死感、失控感,如頻繁發生,可能患有焦慮障礙。一過性的或短期的抑郁、焦慮情緒,可通過自我調適或心理咨詢予以緩解和消除,不用過分擔心。抑郁障礙、焦慮障礙可以通過藥物、心理干預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

6.出現心理行為問題要及時求助。可以向醫院的相關科室、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尋求專業幫助。要認識到求助于專業人員既不等于自己有病,更不等于病情嚴重,而是負責任、有能力的表現。

7.精神疾病治療要遵醫囑。診斷精神疾病,要去精神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專科門診。確診后應及時接受正規治療,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住院治療或門診治療,主動執行治療方案,遵照醫囑全程、不間斷、按時按量服藥,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不急于減藥、停藥。門診按時復診,及時、如實地向醫生反饋治療情況,聽從醫生指導。精神類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得自行任意服用。

8.關懷和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減少歧視。學習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知道精神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尊重精神病人,不歧視患者。要認識到精神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療后,可以緩解和康復,可以承擔家庭功能與工作職能。要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照護者提供支持性的環境,提高患者心理行為技能,使其獲得自我價值感。

9.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家庭成員之間要平等溝通交流,尊重家庭成員的不同心理需求。當與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時,不采用過激的言語或傷害行為,不冷漠回避,而是要積極溝通加以解決。及時疏導不良情緒,營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關愛的家庭氛圍和融洽的家庭關系。

——社會:

1.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對發現存在心理行為問題的個體,提供規范的診療服務,減輕患者心理痛苦,促進患者康復。醫務人員應對身體疾病,特別是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患者及其家屬適當輔以心理調整。鼓勵醫療機構開展睡眠相關診療服務,提供科學睡眠指導,減少成年人睡眠問題的發生。專業人員可指導使用運動方案輔助治療抑郁、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鼓勵相關社會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對心理健康從業人員開展服務技能和倫理道德的培訓,提升服務能力。

2.發揮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作用,對各類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普及心理咨詢和治療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提高抑郁、焦慮、認知障礙、孤獨癥等心理行為問題和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處置能力。推廣中醫心理調攝特色技術方法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

3.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和其他用人單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員工(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鼓勵依托本單位黨團、工會、人力資源部門、衛生室等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或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為員工(學生)提供健康宣傳、心理評估、教育培訓、咨詢輔導等服務,傳授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和抑郁、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方法,為員工(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創造條件。對處于特定時期、特定崗位,或經歷特殊突發事件的員工(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援助。

4.鼓勵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及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老年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家庭關系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

——政府:

1.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動漫等形式,廣泛運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平臺,組織創作、播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和公益廣告,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依托城鄉社區綜治中心等綜合服務管理機構及設施建立心理咨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者,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整合社會資源,設立市縣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網絡。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創辦社會心理服務機構。通過向社會心理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擴大服務覆蓋面。(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大應用型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培養力度,推進高等院校開設相關專業。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培養和使用的制度建設,積極設立心理健康服務崗位。支持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能力建設,完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體現心理治療服務的勞務價值。逐步將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納入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管理體系,暢通職業發展渠道。(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各級政法、衛生健康部門會同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多渠道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隨訪、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動員社區組織、患者家屬參與居家患者管理服務。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加強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對社區康復機構的技術指導。到2030年底,8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社區康復服務,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的縣(市、區),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鼓勵和引導通過舉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提供精神衛生社區康復服務。(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5.重視并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衛生健康、政法、民政等單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隊伍的專業化、系統化建設。相關部門推動建立為公眾提供公益服務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人員接聽,對來電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降低來電者自殺或自傷的風險。(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健康環境促進行動。

健康環境是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影響健康的環境因素不僅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自然環境因素,還包括社會環境因素。環境污染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健康危險因素,與環境污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惡性腫瘤等問題日益凸顯。我國每年因傷害死亡人數約68萬人,約占死亡總人數的7%。目前最為常見的傷害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傷害、跌倒、自殺、溺水、中毒等,其所導致的死亡占全部傷害死亡的84%左右。需要繼續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組織優勢,全社會動員,把健康融入城鄉規劃、建設、治理的全過程,建立國家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制度,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打造健康環境。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大力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提倡積極實施垃圾分類并及時清理,將固體廢棄物主動投放到相應的回收地點及設施中;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提倡簡約綠色裝飾,做好室內油煙排風,提高家居環境水平;學校、醫院、車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應定期開展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提高自身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學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化學品安全標簽及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個人和家庭:

1.提高環境與健康素養。主動學習掌握環境與健康素養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態環境行為規范,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

2.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抵制環境污染行為。家庭成員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及時、主動開展家庭環境衛生清理,做到家庭衛生整潔,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廁所衛生。維護社區、單位等環境衛生,改善生活生產環境。積極實施垃圾分類并及時清理,將固體廢棄物(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主動投放到相應的回收地點及設施中,減少污染物的擴散及對環境的影響。減少煙塵排放,盡量避免垃圾秸稈焚燒,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重污染天氣時禁止露天燒烤;發現污染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勸阻或舉報。

3.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優先選擇綠色產品,盡量購買耐用品,少購買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污染的用品,少購買使用過度包裝產品,不跟風購買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外出自帶購物袋、水杯等。適度使用空調,冬季設置溫度不高于20攝氏度,夏季設置溫度不低于26攝氏度。及時關閉電器電源,減少待機耗電。堅持低碳出行,優先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

4.關注室(車)內空氣污染。盡量購買帶有綠色標志的裝飾裝修材料、家具及節能標識的家電產品。新裝修的房間定期通風換氣,降低裝飾裝修材料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烹飪、取暖等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如氣體燃料和電等)。烹飪過程中提倡使用排氣扇、抽油煙機等設備。購買和使用符合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家用化學品。定期對家中飼養的寵物及寵物用品進行清潔,及時傾倒室內垃圾,避免微生物的滋生。根據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適時通風換氣,重污染天氣時應關閉門窗,減少室外空氣污染物進入室內,有條件的建議開啟空氣凈化裝置或新風系統。鼓勵根據實際需要,選購適宜排量的汽車,不進行非必要的車內裝飾,注意通風并及時清洗車用空調系統。

5.做好戶外健康防護。重污染天氣時,建議盡量減少戶外停留時間,易感人群停止戶外活動。如外出,需做好健康防護。

6.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增強交通出行規則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不疲勞駕駛、超速行駛、酒后駕駛,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正確使用安全帶,根據兒童年齡、身高和體重合理使用安全座椅,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7.預防溺水。建議選擇管理規范的游泳場所,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時不宜在室外游泳。建議下水前認真做準備活動,以免下水后發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水中活動時,要避免打鬧、跳水等危險行為。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兒童游泳時,要有成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加強看護,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衛生間、浴室、開放的水源邊。

——社會:

1.制定社區健康公約和健康守則等行為規范,大力開展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活動。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營造設施完備、整潔有序、美麗宜居、安全和諧的社區健康環境。建立固定的健康宣傳欄、櫥窗等健康教育窗口,設立社區健康自助檢測點,配備血壓計、血糖儀、腰圍尺、體重儀、體重指數(BMI)尺、健康膳食圖等,鼓勵引導志愿者參與,指導社區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用人單位充分考慮勞動者健康需要,為勞動者提供健康支持性環境。完善健康家庭標準,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體重、油、鹽、糖、血壓、近視等控制情況納入“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引導家庭成員主動學習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居家整潔,家庭和睦,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2.企業主動提升環保意識,合理確定環境保護指標目標,建立環保監測制度,并且管理維護好污染治理裝置,污染物排放必須符合環保標準。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廢棄物的處置等,企業要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管理。鼓勵發展安全、節能、環保的汽車產品。

3.鼓勵企業建立消費品有害物質限量披露及質量安全事故監測和報告制度,提高裝飾裝修材料、日用化學品、兒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費品的安全標準,減少消費品造成的傷害。

4.公共場所應定期清洗集中空調和新風系統。健身娛樂場所建議安裝新風系統或空氣凈化裝置,重污染天氣時,應根據人員的情況及時開啟凈化裝置補充新風。公共游泳場所定期消毒、換水,以保證人群在清潔的環境中活動。根據氣候、環境在公共場所張貼預防跌倒、觸電、溺水等警示標識,減少意外傷害和跌倒致殘,預防意外事故所致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殺蟲劑等中毒。

5.針對不同人群,編制環境與健康手冊,宣傳和普及環境與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分類制定發布環境污染防護指南、公共場所和室內健康環境指南。

6.經常性對公眾進行防災減災、突發事件應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播和培訓,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應定期開展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

——政府:

1.制定健康社區、健康單位(企業)、健康學校等健康細胞工程建設規范和評價指標。建立完善健康城鄉監測與評價體系,定期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打造衛生城鎮升級版。(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2.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加強與群眾健康密切相關的飲用水、空氣、土壤等環境健康影響監測與評價,開展環境污染與疾病關系、健康風險預警以及防護干預研究,加強傷害監測網絡建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人享有健康環境”理念,普及環境健康知識,營造全社會關心、參與環境健康的良好氛圍。(衛生健康委牽頭,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糧食和儲備局、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修訂《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開展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和科普宣傳工作。(生態環境部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大飲用水工程設施投入、管理和維護,保障飲用水安全。加強城市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固體廢棄物回收設施的投入,加強廢棄物分類處置管理。加強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合理規劃和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加強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提高企業、醫院、學校、大型商場、文體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區域防災抗災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完善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體育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組織實施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提高交通安全技術標準,加強交通安全隱患治理,減少交通傷害事件的發生。(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鐵路局、民航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加強裝飾裝修材料、日用化學品、兒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費品的安全性評價,完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提高相關標準,加強消費品綠色安全認證,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強制報告制度,加強召回管理力度,強化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以復合污染對健康影響和污染健康防護為重點開展攻關研究,著力研發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指導公眾做好健康防護。(衛生健康委牽頭,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婦幼健康促進行動。

婦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礎。新時期婦幼健康面臨新的挑戰。出生缺陷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影響人口健康素質。隨著生育政策調整完善,生育需求逐步釋放,高危孕產婦比例有所增加,保障母嬰安全壓力增大。生育全程服務覆蓋不廣泛,宮頸癌和乳腺癌高發態勢仍未扭轉,兒童早期發展亟需加強,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還存在差異,婦幼健康服務供給能力有待提高。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是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促進婦女兒童全面發展、維護生殖健康的重要舉措,有助于從源頭和基礎上提高國民健康水平。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8/10萬及以下和12/10萬及以下;產前篩查率分別達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到98%及以上;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綜合征、耳聾、神經管缺陷、地中海貧血等嚴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85%以上和90%以上;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篩查覆蓋率分別達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提倡適齡人群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兒童早期發展知識;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倡導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為6個月以上嬰兒適時合理添加輔食。

——個人和家庭:

1.積極準備,孕育健康新生命。主動了解婦幼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充分認識懷孕和分娩是人類繁衍的正常生理過程,建議做到有計劃、有準備。積極參加婚前、孕前健康檢查,選擇最佳的生育年齡,孕前3個月至孕后3個月補充葉酸。預防感染、戒煙戒酒、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線。

2.定期產檢,保障母嬰安全。發現懷孕要盡早到醫療衛生機構建檔建冊,進行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按照不同風險管理要求主動按時接受孕產期保健服務,掌握孕產期自我保健知識和技能。孕期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異常情況者建議遵醫囑適當增加檢查次數,首次產前檢查建議做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查,定期接受產前篩查。35歲以上的孕婦屬于高齡孕婦,高齡高危孕婦建議及時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產前診斷服務。懷孕期間,如果出現不適情況,建議立即去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孕婦宜及時住院分娩,提倡自然分娩,減少非醫學需要的剖宮產。孕婦宜保證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維持合理體重。保持積極心態,放松心情有助于預防孕期和產后抑郁。產后3~7天和42天主動接受社區醫生訪視,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避孕措施。

3.科學養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強化兒童家長為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提高兒童家長健康素養。母乳是嬰兒理想的天然食物,孩子出生后盡早開始母乳喂養,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6個月后逐漸給嬰兒補充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1歲以下嬰兒不宜食用鮮奶。了解兒童發展特點,理性看待孩子間的差異,尊重每個孩子自身的發展節奏和特點,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緒和需求,為兒童提供安全、有益、有趣的成長環境。避免兒童因壓力過大、缺乏運動、缺乏社交等因素影響大腦發育,妨礙心理成長。發現兒童心理行為問題,不要過于緊張或過分忽視,建議及時向專業人員咨詢、求助。避免兒童發生摔傷、燒燙傷、窒息、中毒、觸電、溺水、動物抓咬等意外傷害。

4.加強保健,預防兒童疾病。做好兒童健康管理,按照免疫規劃程序進行預防接種。接受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障礙等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視力、聽力、智力、肢體殘疾及孤獨癥篩查等0~6歲兒童殘疾篩查,篩查陽性者需主動接受隨訪、確診、治療和干預。3歲以下兒童應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8次健康檢查,4~6歲兒童每年應接受一次健康檢查。

5.關愛女性,促進生殖健康。建議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意識和能力,主動獲取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保健相關知識,注意經期衛生,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宮頸癌等婦女常見疾病的癥狀和預防知識。建議家屬加強對特殊時期婦女的心理關懷。掌握避孕方法知情選擇,知曉各種避孕方法,了解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的注意事項。認識到促進生殖健康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增強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識,拒絕不安全性行為,避免意外妊娠、過早生育以及性相關疾病傳播。

——社會和政府:

1.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實施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保障工程,以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為重點,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省、市、縣三級均有1所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加強兒科、產科、助產等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增強崗位吸引力。(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婚前、孕前、孕產期、新生兒期和兒童期保健工作,推廣使用《母子健康手冊》,為婦女兒童提供系統、規范的服務。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絡,提高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服務可及性。(衛生健康委負責)

3.大力普及婦幼健康科學知識,推廣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生育指導“一站式”服務模式。做好人工流產后避孕服務,規范產后避孕服務,提高免費避孕藥具發放服務可及性。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避免準備懷孕和孕期、哺乳期婦女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線。推動建設孕婦休息室、母嬰室等設施。(衛生健康委牽頭,民政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4.為擬生育家庭提供科學備孕及生育力評估指導、孕前優生服務,為生育困難的夫婦提供不孕不育診治,指導科學備孕。落實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推動城鄉居民全覆蓋。廣泛開展產前篩查,普及產前篩查適宜技術,規范應用高通量基因測序等技術,逐步實現懷孕婦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況下至少接受1次產前篩查。在高發省份深入開展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逐步擴大覆蓋范圍。對確診的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綜合征、神經管缺陷、地中海貧血等嚴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時給予醫學指導和建議。(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按職責負責)

5.落實妊娠風險篩查評估、高危專案管理、危急重癥救治、孕產婦死亡個案報告和約談通報5項制度,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保障能力建設,健全救治會診、轉診等機制。孕產婦和新生兒按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并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符合條件的可享受醫療救助補助政策。對早產兒進行專案管理,在貧困地區開展新生兒安全等項目。(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全面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加強篩查陽性病例的隨訪、確診、治療和干預,提高確診病例治療率,逐步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范圍。繼續開展先天性結構畸形和遺傳代謝病救助項目,聚焦嚴重多發、可篩可治、技術成熟、預后良好、費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點病種,開展篩查、診斷、治療和貧困救助全程服務試點。建立新生兒及兒童致殘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篩查、診斷、干預一體化工作機制。(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7.做實0~6歲兒童健康管理,規范開展新生兒訪視,指導家長做好新生兒喂養、護理和疾病預防。實施嬰幼兒喂養策略,創新愛嬰醫院管理,將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覆蓋到所有貧困縣。引導兒童科學均衡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實現兒童肥胖綜合預防和干預。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業務指導和監督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8.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結合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動兒童早期發展均等化,促進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探索適宜農村兒童早期發展的服務內容和模式。提高嬰幼兒照護的可及性。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加強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康復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康復設施、人才隊伍建設,健全銜接協作機制,不斷提高康復保障水平。(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9.以貧困地區為重點,逐步擴大農村婦女“兩癌”篩查項目覆蓋面,繼續實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盡快實現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目標。以肺炎、腹瀉、貧血、哮喘、齲齒、視力不良、心理行為問題等為重點,推廣兒童疾病綜合管理適宜技術。(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全國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在提供婦幼保健服務的醫療機構積極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方法,開展中成藥合理使用和培訓。擴大中醫藥在孕育調養、產后康復等方面應用。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兒童醫療保健服務中的作用。加強婦女兒童疾病診療中西醫臨床協作,提高疑難病、急危重癥診療水平。(中醫藥局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八)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

中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加強中小學健康促進,增強青少年體質,是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根據201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我國7~18歲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1.1%和5.8%,農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分別為7.7%和4.5%。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中小學生肥胖、近視等健康問題突出。

此外,隨著成長發育,中小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認知、情感、意志、個性發展逐漸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因此,在此期間有效保護、積極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和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符合要求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課率達到100%;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學校眼保健操普及率達到100%;寄宿制中小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分別達到70%及以上和90%及以上;未配齊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校應由當地政府統一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片制度,實現中小學校全覆蓋;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分別達到80%以上和90%以上;將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納入對學校績效考核,與學校負責人獎懲掛鉤,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

提倡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外接觸自然光時間1小時以上;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于10、9、8個小時;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學校鼓勵引導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良好及以上水平。

——個人:

1.科學運動。保證充足的體育活動,減少久坐和視屏(觀看電視,使用電腦、手機等)時間。課間休息,要離開座位適量活動。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運動,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

2.注意用眼衛生。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用眼習慣。保持正確讀寫姿勢。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胸部離桌子一拳,書本離眼一尺,保持讀寫坐姿端正。讀寫要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環境中進行。白天學習時,充分利用自然光線照明,避免光線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學習時,同時打開臺燈和房間大燈。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自覺減少電子屏幕產品使用。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不在走路、吃飯、躺臥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下看書或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自我感覺視力發生明顯變化時,及時告知家長和教師,盡早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和治療。

3.保持健康體重。學會選擇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選擇零食,在兩餐之間可選擇適量水果、堅果或酸奶等食物作為零食。足量飲水,首選白開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自我監測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及早發現、科學判斷是否出現超重、肥胖等健康問題。

4.了解傳染病防控知識,增強體質,預防傳染病,特別是預防常見呼吸道傳染病。

5.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促進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了解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掌握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學會積極暗示,適當宣泄,可以通過深呼吸或找朋友傾訴、寫日記、畫畫、踢球等方式,將心中郁積的不良情緒如痛苦、委屈、憤怒等發泄出去,可向父母、老師、朋友等尋求幫助,還可主動接受心理輔導(心理咨詢與治療等)。

6.合理、安全使用網絡,增強對互聯網信息的辨別力,主動控制上網時間,抵制網絡成癮。

7.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科學用耳、注意保護聽力。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鐘。發生齲齒及時提醒家長陪同就醫。不吸煙,拒吸二手煙,幫助家長戒煙。增強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傷害防范的知識與技能,預防交通傷害、校園暴力傷害、溺水、性騷擾性侵害等。遠離不安全性行為。不以任何理由嘗試毒品。

——家庭:

1.通過親子讀書、參與講座等多種方式給予孩子健康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康行為,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每天鍛煉。

2.注重教養方式方法,既不溺愛孩子,也不粗暴對待孩子。做孩子的傾聽者,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保障孩子睡眠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減少孩子近距離用眼和看電子屏幕時間。

4.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確保孩子每天在校外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鼓勵支持孩子參加校外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寒暑假體育作業,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5.建議家長陪伴孩子時盡量減少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屏幕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建議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6.切實減輕孩子家庭和校外學業負擔,不要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建議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

7.保障營養質量。鼓勵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據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均衡膳食,避免高糖、高鹽、高油等食品的攝入。

8.隨時關注孩子健康狀況,發現孩子出現疾病早期征象時,及時咨詢專業人員或帶其到醫療機構檢查。

——學校:

1.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2.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堅決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統一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1次,其他年級每學期不得超過2次。

3.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為學生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學習環境。加快消除“大班額”現象。每月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

4.中小學校要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督促學生讀寫時坐姿端正,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教師發現學生出現看不清黑板、經常揉眼睛等跡象時,要了解其視力情況。

5.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序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防止學生持續疲勞用眼。

6.根據學校教育的不同階段,設置相應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教授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知識,提高學生健康素養,積極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和家長開展健康教育。培訓培養健康教育教師,開發和拓展健康教育課程資源。

7.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養成信息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8.加強醫務室(衛生室、校醫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標準配備校醫和必要的設備。加強中小學校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學校入學體檢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記制度,減少學校流行性感冒、結核病等傳染病聚集性疫情發生。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提醒身體健康狀況有問題的學生到醫療機構檢查。加強對學生營養管理和營養指導,開展針對學生的營養健康教育,中小學校食堂禁止提供高糖食品,校園內限制銷售含糖飲料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習慣。

9.中小學校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關心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心理干預。

——政府:

1.研究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制定《學校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衛生發展制度和體系。制定健康學校標準,開展健康學校建設。深化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學改革,全國中小學普遍開設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特點,分階段確定健康教育內容并納入評價范圍,做到教學計劃、教學材料、課時、師資“四到位”,逐步覆蓋所有學生。(教育部牽頭,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現有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建設,按照標準和要求強化人員和設備配備。保障師生在校用餐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加強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堅決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每年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室采光照明、課桌椅配備、電子屏幕產品等達標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教育部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3.全面加強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數據收集與信息化建設。組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科學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工作。按照采光和照明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對學校、托幼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教室(教學場所)以“雙隨機”方式進行抽檢、記錄并公布。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片聯系中小學校制度。(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按職責負責)

4.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各類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冬(夏)令營、訓練營和體育賽事等,吸引兒童青少年廣泛參加體育運動。(發展改革委、教育部、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按職責分工負責)

5.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鼓勵研發傳播集知識性、教育性、原創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優秀網絡游戲作品,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6.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把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考核評價體系,與學校負責人獎懲掛鉤。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教育部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九)職業健康保護行動。

我國是世界上勞動人口最多的國家,2017年我國就業人口7.76億人,占總人口的55.8%,多數勞動者職業生涯超過其生命周期的二分之一。工作場所接觸各類危害因素引發的職業健康問題依然嚴重,職業病防治形勢嚴峻、復雜,新的職業健康危害因素不斷出現,疾病和工作壓力導致的生理、心理等問題已成為亟待應對的職業健康新挑戰。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強化政府監管職責,督促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職業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切實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對維護全體勞動者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勞動工時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穩步提升,并于2030年實現工傷保險法定人群參保全覆蓋;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實現明顯下降并持續下降;轄區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重點行業的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0%及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達到85%及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0%及以上;職業病診斷機構報告率達到95%及以上。

提倡重點行業勞動者對本崗位主要危害及防護知識知曉率達到90%及以上并持續保持;鼓勵各用人單位做好員工健康管理、評選“健康達人”,其中國家機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等用人單位應支持員工率先樹立健康形象,并給予獎勵;對從事長時間、高強度重復用力、快速移動等作業方式以及視屏作業的人員,采取推廣先進工藝技術、調整作息時間等措施,預防和控制過度疲勞和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發生;采取綜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壓力。

——勞動者個人:

1.倡導健康工作方式。積極傳播職業健康先進理念和文化。國家機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等單位的員工率先樹立健康形象,爭做“健康達人”。

2.樹立健康意識。積極參加職業健康培訓,學習和掌握與職業健康相關的各項制度、標準,了解工作場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職業病危害防護知識、崗位操作規程、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佩戴和使用方法。

3.強化法律意識,知法、懂法。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定期參加職業健康檢查;罹患職業病的勞動者,建議及時診斷、治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加強勞動過程防護。勞動者在生產環境中長期接觸粉塵、化學危害因素、放射性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等可能引起相關職業病。建議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注意各類危害的防護,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并自覺、正確地佩戴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

5.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學習掌握現場急救知識和急性危害的應急處置方法,能夠做到正確的自救、互救。

6.加強防暑降溫措施。建議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等勞動者注意預防中暑。可佩戴隔熱面罩和穿著隔熱、通風性能良好的防熱服,注意使用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進行降溫。建議適量補充水、含食鹽和水溶性維生素等防暑降溫飲料。

7.長時間伏案低頭工作或長期前傾坐姿職業人群的健康保護。應注意通過伸展活動等方式緩解肌肉緊張,避免頸椎病、肩周炎和腰背痛的發生。在伏案工作時,需注意保持正確坐姿,上身挺直;調整椅子的高低,使雙腳剛好合適地平踩在地面上。長時間使用電腦的,工作時電腦的仰角應與使用者的視線相對,不宜過分低頭或抬頭,建議每隔1~2小時休息一段時間,向遠處眺望,活動腰部和頸部,做眼保健操和工間操。

8.教師、交通警察、醫生、護士等以站姿作業為主的職業人群的健康保護。站立時,建議兩腿重心交替使用,防止靜脈曲張,建議通過適當走動等方式保持腰部、膝蓋放松,促進血液循環;長時間用嗓的,注意補充水分,常備潤喉片,預防咽喉炎。

9.駕駛員等長時間固定體位作業職業人群的健康保護。建議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做到規律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正確的作業姿勢,將座位調整至適當的位置,確保腰椎受力適度,并注意減少震動,避免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的發生;作業期間注意間歇性休息,減少憋尿,嚴禁疲勞作業。

——用人單位:

1.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整潔衛生、綠色環保、舒適優美和人性化的工作環境,采取綜合預防措施,盡可能減少各類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倡導用人單位評選“健康達人”,并給予獎勵。

2.鼓勵用人單位在適宜場所設置健康小貼士,為單位職工提供免費測量血壓、體重、腰圍等健康指標的場所和設施,一般情況下,開會時間超過2小時安排休息10~15分鐘。鼓勵建立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相關制度,如:工間操制度、健身制度、無煙單位制度等。根據用人單位的職工人數和職業健康風險程度,依據有關標準設置醫務室、緊急救援站、有毒氣體防護站,配備急救箱等裝備。

3.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依規履行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措施“三同時”(即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鼓勵用人單位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員工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材料。對長時間、高強度、重復用力、快速移動等作業方式,采取先進工藝技術、調整作息時間等措施,預防和控制過度疲勞和相關疾病發生。采取綜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壓力,預防和控制其可能產生的不良健康影響。

4.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加強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日常監測、定期檢測與評價,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等內容,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5.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建立職業病防治管理責任制,健全崗位責任體系,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防護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危害因素,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開展職業病防治、職業健康指導和管理工作。

6.用人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依法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配合開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對女職工定期進行婦科疾病及乳腺疾病的查治。

7.用人單位應規范勞動用工管理,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合同中應明確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病危害防護、女職工勞動保護及女職工禁忌勞動崗位等內容。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休息時間,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落實女職工產假、產前檢查及哺乳時間,杜絕違法加班;要依法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用人單位組建健康指導人員隊伍,開展職工健康指導和管理工作。

——政府:

1.研究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職業病防治部門規章。梳理、分析、評估現有職業健康標準,以防塵、防毒、防噪聲、防輻射為重點,以強制性標準為核心,研究制定、修訂出臺更嚴格、有效的國家職業健康標準和措施,完善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體系。加強對新型職業危害的研究識別、評價與控制,組織開展相關調查,研究制定規范標準,提出防范措施,適時納入法定管理,以應對產業轉型、技術進步可能產生的職業健康新問題。(衛生健康委牽頭,科技部、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研發、推廣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以職業性塵肺病、噪聲聾、化學中毒為重點,在礦山、建材、金屬冶煉、化工等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嚴格源頭控制,引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進行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推動各行業協會制訂并實施職業健康守則。(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按照區域覆蓋、合理配置的原則,加強職業病防治機構建設,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設區的市至少有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本轄區內職業病診斷工作,縣級行政區域原則上至少有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本轄區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充分發揮各類職業病防治機構在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治療康復、職業病危害監測評價、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等方面的作用,健全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高等院校擴大職業衛生及相關專業招生規模。推動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隊伍建設,提升企業職業健康管理能力。(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體系建設,健全職業健康監管執法隊伍,重點加強縣(區)、鄉鎮(街道)等基層執法力量,加強執法裝備建設。加大用人單位監管力度,督促用人單位切實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5.以農民工塵肺病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強對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優化職業病診斷程序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對加入工傷保險的塵肺病患者,加大保障力度;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按規定通過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其醫療保障合法權益。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利用,及時交流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勞動者職業健康和工傷保險等信息數據。(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改進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建立統一、高效的監督執法信息管理機制。建立完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監測和職業病報告網絡。適時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和職業病專項調查,系統收集相關信息。開展“互聯網+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建立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大數據平臺,利用信息化提高監管效率。(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7.將“健康企業”建設作為健康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拓寬豐富職業健康范圍,積極研究將工作壓力、肌肉骨骼疾病等新職業病危害納入保護范圍。推進企業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等相關法定責任和義務,營造企業健康文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效保障勞動者的健康和福祉。(衛生健康委牽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老年健康促進行動。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9億,占總人口的17.9%;65歲及以上人口約1.67億,占總人口的11.9%。我國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近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對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65~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90%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分別達到75%和90%;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比例、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比例分別達到100%;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機構建設,為居家養老提供依托;逐步建立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推動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 。

提倡老年人知曉健康核心信息;老年人參加定期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情況,接受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指導;鼓勵和支持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為老年人組織開展健康活動;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個人和家庭:

1.改善營養狀況。主動學習老年人膳食知識,精心設計膳食,選擇營養食品,保證食物攝入量充足,吃足量的魚、蝦、瘦肉、雞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多曬太陽,適量運動,有意識地預防營養缺乏,延緩肌肉衰減和骨質疏松。老年人的體重指數(BMI)在全人群正常值偏高的一側為宜,消瘦的老年人可采用多種方法增加食欲和進食量,吃好三餐,合理加餐。消化能力明顯降低的老年人宜制作細軟食物,少量多餐。

2.加強體育鍛煉。選擇與自身體質和健康狀況相適應的運動方式,量力而行地進行體育鍛煉。在重視有氧運動的同時,重視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鍛煉,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煉,強健骨骼肌肉系統,預防跌倒。參加運動期間,建議根據身體健康狀況及時調整運動量。

3.參加定期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記錄,必要時就診。積極配合家庭醫生團隊完成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了解自身腦、心、肺、胃、肝、腎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情況,接受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指導。

4.做好慢病管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生積極治療,主動向醫生咨詢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知識、技能,并在醫生指導下,做好自我管理,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并發癥,學習并運用老年人中醫飲食調養,改善生活質量。

5.促進精神健康。了解老年是生命的一個過程,坦然面對老年生活身體和環境的變化。多運動、多用腦、多參與社會交往,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緩衰老、預防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老年人及其家屬要了解老年期癡呆等疾病的有關知識,發現可疑癥狀及時到專業機構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確診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家屬應注重對患者的關愛和照護,幫助患者積極遵循治療訓練方案。對認知退化嚴重的老年人,要照顧好其飲食起居,防止走失。

6.注意安全用藥。老年人共病發病率高,且藥物代謝、轉化、排泄能力下降,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生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主動監測用藥情況,記錄用藥后主觀感受和不良反應,復診時及時向醫生反饋。

7.注重家庭支持。提倡家庭成員學習了解老年人健康維護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照顧好其飲食起居,關心關愛老年人心理、身體和行為變化情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安排就診,并使家居環境保證足夠的照明亮度,地面采取防滑措施并保持干燥,在水池旁、馬桶旁、浴室安裝扶手,預防老年人跌倒。

——社會:

1.全社會進一步關注和關愛老年人,構建尊老、孝老的社區環境,鼓勵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組織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等心理健康服務。

2.支持社會組織為居家、社區、機構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照護和精神慰藉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

3.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與高新技術企業深度合作,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大型隊列研究,研究判定與預測老年健康的指標、標準與方法,研發可穿戴老年人健康支持技術和設備。

4.鼓勵健康服務相關企業結合老年人身心特點,大力開展健康養生、健康體檢、咨詢管理、體質測定、體育健身、運動康復、健康旅游等多樣化服務。

——政府:

1.開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與康復等內容的教育活動。積極宣傳適宜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加強老年人自救互救衛生應急技能訓練。推廣老年期常見疾病的防治適宜技術,開展預防老年人跌倒等干預和健康指導。(衛生健康委牽頭,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體育總局、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和干預計劃,為貧困、空巢、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日常關懷和心理支持服務。加強對老年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管理和康復治療,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衛生健康委牽頭,中醫藥局按職責負責)

3.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鼓勵以城市二級醫院轉型、新建等多種方式,合理布局,積極發展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增加老年病床位數量,提高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功能,發揮家庭醫生(團隊)作用,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連續、協同、規范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免費提供健康體檢。為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研究制定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的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民政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擴大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覆蓋廣度和服務深度,根據老年人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更多中醫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推動中醫醫院與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開展合作,推動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增加老年服務資源,提供老年健康服務。(中醫藥局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6.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推動發展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鼓勵養老機構與周邊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支持社會力量開辦非營利性醫養結合服務機構。(衛生健康委牽頭,民政部、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全面推進老年醫學學科基礎研究,提高我國老年醫學的科研水平。推行多學科協作診療,重視老年綜合征和老年綜合評估。大力推進老年醫學研究中心及創新基地建設,促進醫研企共同開展創新性和集成性研究,打造高水平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科技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8.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老年醫學相關專業或課程,以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為重點,加快培養適應現代老年醫學理念的復合型多層次人才。將老年醫學、康復、護理人才作為急需緊缺人才納入衛生人員培訓規劃,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教育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快提出推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抓緊研究完善照護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長期照護等級認定標準、項目內涵、服務標準以及質量評價等行業規范和體制機制。(醫保局牽頭,衛生健康委按職責負責)

10.逐步建立完善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強化家庭養老功能,從社區層面整合資源,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相關服務隊伍建設,鼓勵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為居家養老提供依托。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民政部牽頭,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優化老年人住、行、醫、養等環境,營造安全、便利、舒適、無障礙的老年宜居環境。推進老年人社區和居家適老化改造,支持適老住宅建設。(民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2.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各地制定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專項規劃,鼓勵引導老年人為社會做更多貢獻。發揮老年人優良品行傳幫帶作用,支持老黨員、老專家、老軍人、老勞模、老干部開展關心教育下一代活動。鼓勵老年人參加志愿服務,繁榮老年文化,做到“老有所為”。(中央組織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退役軍人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及經濟負擔。目前全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煙、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是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血脂異常達到40.4%,均呈現上升趨勢。對這些危險因素采取干預措施不僅能夠預防或推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能夠和藥物治療協同作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3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知曉率分別不低于55%和65%;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不低于60%和70%;高血壓治療率、控制率持續提高;所有二級及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均開展靜脈溶栓技術;35歲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檢測率不低于 27%和35%;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村衛生室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分別達到70%和80%;鼓勵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取得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分別提高到1%及以上和3%及以上。

提倡居民定期進行健康體檢;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血壓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血脂。

——個人:

1.知曉個人血壓。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關注血壓變化,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者等是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建議血壓為正常高值者(120~139 mmHg /80~89 mmHg )及早注意控制以上危險因素。建議血壓正常者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高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

2.自我血壓管理。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健康管理,認真遵醫囑服藥,經常測量血壓和復診。

3.注重合理膳食。建議高血壓高危人群及患者注意膳食鹽的攝入,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并戒酒,減少攝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調油。

4.酌情量力運動。建議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心腦血管既往病史或血壓異常、血脂異常,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心血管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判斷10年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20%)及患者的運動形式根據個人健康和體質確定,考慮進行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全方位考慮運動限度,以大肌肉群參與的有氧耐力運動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運動,活動量一般應達到中等強度。

5.關注并定期進行血脂檢測。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血脂。

6.防范腦卒中發生。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與血壓升高關系密切,血壓越高,腦卒中風險越高。血脂異常與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房顫是引發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病因。降低血壓,控制血脂,保持健康體重,可降低腦卒中風險。建議房顫患者遵醫囑采用抗凝治療。

7.學習掌握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初期正確的自救措施及緊急就醫指導。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部位(心前區、胸骨后、劍突下、左肩等)與心絞痛相同,但持續時間較長,程度重,并可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應讓病人絕對臥床休息,松解領口,保持室內安靜和空氣流通。有條件者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同時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車或扶病人步行去醫院。早期腦卒中發病的特點是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者麻木,突然說話不清或聽不懂別人講話,突然視物旋轉、站立不能,一過性視力障礙、眼前發黑,視物模糊,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癥狀逐漸加重或呈持續性,伴有惡心、嘔吐。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將患者放平,仰臥位,不要枕枕頭,頭偏向一側,注意給病人保暖。同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盡量快速到達醫院。抓住4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窗,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可大幅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

——社會和政府:

1.鼓勵、支持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和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普及全民應急救護知識,使公眾掌握基本必備的心肺復蘇等應急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分別達到1%和3%,按照師生1∶50的比例對中小學教職人員進行急救員公益培訓。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每5萬人配置1輛救護車,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電話10秒接聽率100%,提高救護車接報后5分鐘內的發車率。(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財政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配備血脂檢測儀器,擴大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篩查干預覆蓋面,在醫院就診人群中開展心腦血管疾病機會性篩查。增加高血壓檢出的設備與場所。(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開展超重肥胖、血壓血糖增高、血脂異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干預指導,做好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規范化管理。(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所有市(地)、縣依托現有資源建設胸痛中心,形成急性胸痛協同救治網絡。繼續推進醫院卒中中心建設。強化培訓、質量控制和督導考核,推廣普及適宜技術。(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強化腦卒中、胸痛診療相關院前急救設備設施配備,推進完善并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建設醫院急診腦卒中、胸痛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的互聯互通和有效銜接,提高救治效率。二級及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靜脈溶栓的能力,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和三級醫院卒中中心具備開展動脈取栓的能力。加強卒中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協作聯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溶栓知識知曉率和應對能力。(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癌癥防治行動。

癌癥嚴重危害群眾健康。《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加之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廣泛流行和環境污染、職業暴露等因素的逐漸累積,我國癌癥防控形勢仍將十分嚴峻。國際經驗表明,采取積極預防、早期篩查、規范治療等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顯著效果。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不低于70%和80%;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達到55%及以上并持續提高;基本實現癌癥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

——個人:

1.盡早關注癌癥預防。癌癥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建議每個人盡早學習掌握《癌癥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積極預防癌癥發生。

2.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平衡膳食、科學運動、心情舒暢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發生。如:戒煙可降低患肺癌的風險,合理飲食可減少結腸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的發生。

3.減少致癌相關感染。癌癥是不傳染的,但一些與癌癥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則是會傳染的。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癥的發生。

4.定期防癌體檢。規范的防癌體檢是發現癌癥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癥,如使用胃腸鏡可以發現消化道癌,采用醋酸染色肉眼觀察/碘染色肉眼觀察(VIA/VILI)、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或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DNA檢測,可以發現宮頸癌,胸部低劑量螺旋 CT 可以發現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發現乳腺癌。建議高危人群選擇專業的體檢機構進行定期防癌體檢,根據個體年齡、既往檢查結果等選擇合適的體檢間隔時間。

5.密切關注癌癥危險信號。如: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身體出現哽咽感、疼痛等異常感覺;皮膚或黏膜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聽力異常,流鼻血,頭痛;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等。出現上述癥狀時建議及時就醫。

6.接受規范治療。癌癥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范化治療,不要輕信偏方或虛假廣告,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7.重視康復治療。要正視癌癥,積極調整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達到病情長期穩定。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可以在醫生幫助下通過科學的止痛方法積極處理疼痛。

8.合理膳食營養。癌癥患者的食物攝入可參考《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保持每天適量的谷類食物、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攝入。在胃腸道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注意粗細搭配,適當多吃魚、禽肉、蛋類,減少紅肉攝入,對于胃腸道損傷患者,推薦制作軟爛細碎的動物性食品。在抗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膳食攝入不足,且在經膳食指導仍不能滿足目標需要量時,可積極接受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不吃霉變食物,限制燒烤(火燒、炭燒)、腌制和煎炸的動物性食物的攝入。

——社會和政府:

1.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比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等重點癌癥,制定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各地根據本地區癌癥流行狀況,創造條件普遍開展癌癥機會性篩查。(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按職責負責)

2.制定工作場所防癌抗癌指南,開展工作場所致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檢測、評價和個體防護管理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全國總工會按職責負責)

3.制定并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創新中醫藥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中醫癌癥診療模式,提高臨床療效。做好患者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營養和心理支持,提高癌癥患者生存質量。重視對癌癥晚期患者的管理,推進安寧療護試點工作。(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牽頭,科技部、民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4.開展癌癥篩查、診斷、手術、化療、放療、介入等診療技術人員培訓。推進診療新技術應用及管理。通過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強中西部地區及基層能力,提高癌癥防治同質化水平。(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5.促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和有效銜接,形成保障合力,切實降低癌癥患者就醫負擔。(民政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6.建立完善抗癌藥物臨床綜合評價體系,針對臨床急需的抗癌藥物,加快審評審批流程。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抗癌藥物納入醫保目錄。(財政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加強農村貧困人口癌癥篩查,繼續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針對農村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開展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和肺癌等重點癌癥的集中救治。(衛生健康委牽頭,民政部、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8.健全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報告制度,所有縣區開展死因監測和腫瘤登記工作,定期發布國家和省級腫瘤登記報告。搭建國家癌癥大數據平臺,建成覆蓋全國的癌癥病例登記系統,開展癌癥臨床數據分析研究,為癌癥診治提供決策支持。(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按職責負責)

9.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進一步針對目前癌癥防治攻關中亟需解決的薄弱環節加強科技創新部署。在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強化癌癥防治的基礎前沿研究、診治技術和應用示范的全鏈條部署。充分發揮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其協同網絡在臨床研究、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方面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持續提升我國癌癥防治的整體科技水平。(科技部、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哮喘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疾病。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為13.6%,總患病人數近1億。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負擔的特點,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有多種合并癥,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我國哮喘患者超過3000萬人,因病程長、反復發作,導致誤工誤學,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和患者生活質量。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吸煙、室內外空氣污染物以及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哮喘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遺傳性易感因素、環境過敏原的暴露、空氣污染、病毒感染等。通過積極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可以有效預防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顯著提高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萬及以下和8.1/10萬及以下; 40歲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曉率分別達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40歲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檢查肺功能1次。

——個人:

1.關注疾病早期發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和(或)咳痰是慢阻肺最常見的癥狀,40 歲及以上人群,長期吸煙、職業粉塵或化學物質暴露等危險因素接觸者,有活動后氣短或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反復下呼吸道感染等癥狀者,建議每年進行1次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已患慢阻肺。哮喘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建議盡快到醫院確診。

2.注意危險因素防護。減少煙草暴露,吸煙者盡可能戒煙。加強職業防護,避免與有毒、有害氣體及化學物質接觸,減少生物燃料(木材、動物糞便、農作物殘梗、煤炭等)燃燒所致的室內空氣污染,避免大量油煙刺激,室外空氣污染嚴重天氣減少外出或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提倡家庭中進行濕式清掃。

3.注意預防感冒。感冒是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建議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4.加強生活方式干預。建議哮喘和慢阻肺患者注重膳食營養,多吃蔬菜、水果,進行中等量的體力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走步等,也可以進行腹式呼吸,呼吸操等鍛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積極參與康復治療。建議積極了解醫療機構提供的“三伏貼”等中醫藥特色服務。

5.哮喘患者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各種誘發因素。寵物毛發、皮屑是哮喘發病和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建議有哮喘患者的家庭盡量避免飼養寵物。母乳喂養可降低嬰幼兒哮喘發病風險。

——社會和政府:

1.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發現疑似慢阻肺患者及時提供轉診服務。推動各地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配備肺功能檢查儀等設備,做好基層專業人員培訓。(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2.研究將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篩查干預、診斷、治療、隨訪管理、功能康復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務,提高基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率和規范化管理率。(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按職責負責)

3.著力提升基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相關診治設備(霧化吸入設施、氧療設備、無創呼吸機等)和長期治療管理用藥的配備。(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運用臨床綜合評價、鼓勵相關企業部門研發等措施,提高新型疫苗、診斷技術、治療藥物的可及性,降低患者經濟負擔。(科技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糖尿病防治行動。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我國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從2002年的4.2%迅速上升至 2012年的9.7%,據估算,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糖尿病前期人群約1.5億。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2型糖尿病是我國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適當的生活方式干預可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糖尿病治療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發癥篩查率持續提高。

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

——個人: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識,關注個人血糖水平。健康人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具備以下因素之一,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負荷2小時血糖(2hPG)<11.1mmol/L,則為糖調節受損,也稱糖尿病前期,屬于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

2.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過飲食控制和科學運動降低發病風險,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同時密切關注其他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并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建議超重或肥胖者使體重指數(BMI)達到或接近24kg/㎡,或體重至少下降7%,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kcal,飽和脂肪酸攝入占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至少保持在150 分鐘/周。

3.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如出現糖尿病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且隨機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負荷2小時血糖≥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監測血糖和血脂,控制飲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遵醫囑用藥,定期進行并發癥檢查。

4.注重膳食營養。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可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飲食,主食定量(攝入量因人而異),建議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物,全谷物、雜豆類占主食攝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議餐餐有蔬菜,兩餐之間適量選擇低GI水果;每周不超過4個雞蛋或每兩天1個雞蛋,不棄蛋黃;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選擇少許堅果;烹調注意少油少鹽;推薦飲用白開水,不飲酒;進餐定時定量,控制進餐速度,細嚼慢咽。進餐順序宜為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

5.科學運動。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適的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方法并及時作出必要的調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時以上的中等量運動,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有走步、游泳、太極拳、廣場舞等。運動時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傷。不建議老年患者參加劇烈運動。血糖控制極差且伴有急性并發癥或嚴重慢性并發癥時,不宜采取運動療法。

——社會和政府:

1.承擔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按職責負責)

2.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鼓勵醫療機構為糖尿病患者開展飲食控制指導和運動促進健康指導,對患者開展自我血糖監測和健康管理進行指導。(衛生健康委牽頭,體育總局、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發現、規范化診療和治療能力。及早干預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腎臟損害、糖尿病足等并發癥,延緩并發癥進展,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按職責負責)

4.依托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進“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創新健康服務模式,提高管理效果。(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

近年來,我國傳染病疫情總體形勢穩中有降,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性傳播成為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疫情逐步由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波及范圍廣,影響因素復雜,干預難度大;現有慢性乙肝患者約2800萬人,慢性丙肝患者約450萬,每年新發結核病患者約90萬例。包蟲病等重點寄生蟲病仍然嚴重威脅流行地區居民的健康。地方病流行區域廣、受威脅人口多,40%的縣有1種地方病,22%的縣有3種以上的地方病。地方病重點地區與貧困地區高度重合,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831個縣有碘缺乏病,584個縣有飲水型氟中毒、飲茶型地氟病、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突出。加大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是維護人民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健康扶貧的重要舉措。

行動目標:

到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別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5歲以下兒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別控制在1%和0.5%以下;肺結核發病率下降到55/10萬以下,并呈持續下降趨勢;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法定傳染病報告率保持在95%以上;到2020年消除瘧疾并持續保持;到2022年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蟲病危害,到2030年消除血吸蟲病;到2022年70%以上的流行縣人群包蟲病患病率在1%以下,到2030年所有流行縣人群包蟲病患病率在1%以下;到2020年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到2022年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節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飲水型氟砷中毒、飲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到2030年保持控制和消除重點地方病,地方病不再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點問題。

提倡負責任和安全的性行為,鼓勵使用安全套;咳嗽、打噴嚏時用胳膊或紙巾掩口鼻,正確、文明吐痰;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積極接種疫苗。

——個人:

1.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主動了解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危害、防治知識和相關政策,抵制賣淫嫖娼、聚眾淫亂、吸食毒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避免和減少易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危險行為,不共用針頭和針具、剃須刀和牙刷,忠誠于性伴侶,提倡負責任和安全的性行為,鼓勵使用安全套。積極參與防治宣傳活動,發生易感染危險行為后主動檢測,不歧視感染者和患者。

2.充分認識疫苗對于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者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建議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母親生育的嬰兒,建議在出生24小時內(越早越好)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聯合免疫,阻斷母嬰傳播。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可預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胳膊或紙巾掩口鼻,正確、文明吐痰。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等可疑癥狀時要及時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結核病患者要遵醫囑,堅持規律、全程、按時服藥,堅持規范治療后大多數可以治愈。家中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時應采取適當的隔離措施。?傳染期肺結核患者應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密閉交通工具。與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接觸,或出入有較高傳染風險的場所(如醫院、結核科門診等)時,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4.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議在流感流行季節前在醫生的指導下接種流感疫苗。

5.飼養者應為犬、貓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帶犬外出時,要使用犬鏈或給犬戴上籠嘴,防止咬傷他人。被犬、貓抓傷或咬傷后,應當立即沖洗傷口,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盡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6.接觸禽畜后要洗手。不與病畜、病禽接觸。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或未經衛生檢疫合格的禽畜肉。動物源性傳染病病區內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畜肉,不食用野生動物。發現病死禽畜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并按照要求妥善處理。

7.講究個人衛生,做好防護。包蟲病流行區居民要做到飯前洗手,家犬定期驅蟲,犬糞深埋或焚燒進行無害化處理,染病牲畜內臟深埋不隨意丟棄,防止其他動物進食;屠宰人員不隨意丟棄牲畜內臟、不用生鮮內臟喂犬。血吸蟲病流行區居民避免接觸疫水,漁船民下水前做好防護措施;肝吸蟲病流行區居民不生食或半生食魚類、螺類和肉類,不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糞便喂魚和施肥。鉤蟲病流行區居民避免赤足下水下田,加強防護。黑熱病流行區居民使用藥浸或長效蚊帳,安裝紗門紗窗,減少人蛉接觸,防止被叮咬。

8.遠離疾病。建議大骨節病病區居民盡量購買商品糧,不食用自產糧。建議克山病病區居民養成平衡膳食習慣,碘缺乏地區居民食用碘鹽,牧區居民飲用低氟磚茶。建議飲水型氟砷中毒地區居民飲用改水后的合格水,做好自家管道維護;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地區居民要盡量使用清潔能源或改良爐灶。

——社會和政府:

1.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社會團體、企業、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志愿者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感染者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鼓勵和支持對易感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開展動員檢測和綜合干預、感染者關懷救助等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民政部、財政部、中醫藥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全國工商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落實血站血液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檢測全覆蓋,落實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措施全覆蓋,落實感染者救治救助政策。綜合提高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的針對性,提高綜合干預的實效性,提高檢測咨詢的可及性和隨訪服務的規范性。(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海關總署、廣電總局、藥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全面實施病毒性肝炎各項防治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癌、肝硬化死亡上升趨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家庭成員等高風險人群開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為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生活人員等易傳播甲型肝炎病毒的重點人群接種甲型肝炎疫苗。(衛生健康委牽頭,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按職責負責)

4.加大重點地區以及學生、老年人、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的篩查力度,強化耐藥篩查工作,及時發現結核病患者。實施結核病規范化治療,提高診療水平。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患者全療程健康管理服務。落實結核病救治保障政策。(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5.持續開展流感監測和疫情研判,掌握流感病毒活動水平及流行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鼓勵有條件地區為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托幼機構幼兒、在校中小學生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保障流感疫苗供應。(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開展寄生蟲病綜合防控工作,加強環境衛生治理,降低農村寄生蟲病流行區域人群感染率。在血吸蟲病流行區堅持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防治策略,強化傳染源管控關鍵措施,落實有螺環境禁牧,在血吸蟲病流行區推廣、建設無害化廁所和船舶糞便收容器,統籌綜合治理阻斷措施,壓縮釘螺面積,結合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嚴控涉河湖畜禽養殖污染。(衛生健康委牽頭,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林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完善犬只登記管理,加強對寵物飼養者責任約束,提升獸用狂犬病疫苗注射覆蓋率。在包蟲病流行區域,全面推行家犬拴養,定期開展犬驅蟲,做好犬糞深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開展包蟲病人群篩查,對患者給予藥物或手術治療。逐步實行牲畜定點屠宰,加強對屠宰場(點)屠宰家畜的檢驗檢疫,做好病變臟器的無害化處理。(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8.對飲水型氟砷中毒高發地區,完成改水工程建設;對居住分散、改水成本高的,可結合脫貧攻堅進行搬遷。對飲茶型地氟病高發地區,支持地方政府采取定點生產、財政補貼等措施,降低低氟磚茶價格,推廣低氟磚茶。對燃煤型氟砷中毒高發地區,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清潔能源,不燃用高氟(砷)的煤,引導群眾進行改爐改灶并使用改良爐灶。(國家民委、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對大骨節病高發地區,制定針對病區2~6歲兒童的專項營養及換糧政策,確保兒童食用非病區糧食。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將仍有新發病例的病區村進行整體搬遷。(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糧食和儲備局、國務院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做好大骨節病、氟骨癥等重癥患者的救治幫扶,對于符合農村貧困人口條件的患者,按照健康扶貧有關政策要求,加強綜合防治和分類救治。對大骨節病、氟骨癥等患者進行殘疾評定,將符合條件的納入殘疾保障范圍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衛生健康委牽頭,民政部、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以下簡稱推進委員會)負責《健康中國行動》的組織實施,統籌政府、社會、個人參與健康中國行動,協調全局性工作,指導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研究確定年度工作重點并協調落實,組織開展行動監測評估和考核評價,下設專項行動工作組負責推動落實有關任務。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各負其責。各省(區、市)要將落實本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針對本地區威脅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問題,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鞏固提升衛生城鎮創建,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并建成一批示范市(鄉村),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縣)評選,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行動實效。(衛生健康委牽頭,教育部、體育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

(二)開展監測評估。監測評估工作由推進委員會統籌領導,各專項行動工作組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在推進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專項行動工作組圍繞行動提出的目標指標和行動舉措,健全指標體系,制定監測評估工作方案。以現有統計數據為基礎,完善監測評估體系,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發揮第三方組織作用,對主要倡導性指標和預期性指標、重點任務的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年度監測評估。各專項行動工作組根據監測情況每年形成各專項行動實施進展專題報告,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發揮第三方組織作用,形成總體監測評估報告,經推進委員會同意后上報國務院并通報各有關部門和各省(區、市)黨委、政府。在監測評估基礎上,適時發布監測評估報告。各省(區、市)按要求開展本地區監測評估。(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

(三)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把《健康中國行動》實施情況作為健康中國建設國家總體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各地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落實責任。建立督導制度,每年開展一次專項督導。針對主要指標和重要任務,制定考核評價辦法,強化對約束性指標的年度考核。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等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把考評結果作為對各地區、各相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考評結果好的地區和部門,予以通報表揚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適當獎勵;對進度滯后、工作不力的地區和部門,及時約談并督促整改。各相關責任部門每半年向推進委員會報告工作進展。充分調動社會組織、企業的積極性,發揮行業協(學)會作用,做好專項調查,探索建立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中央組織部、財政部、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

(四)健全支撐體系。在推進委員會的領導下,從相關領域遴選專家,成立國家專家咨詢委員會,各省(區、市)成立省級專家咨詢委員會,為行動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及時提出行動調整建議,并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范。醫療保障制度要堅持保基本原則,合理確定基本醫保待遇標準,使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從治療方案標準、評估指標明確的慢性病入手,開展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鼓勵醫療機構做好健康管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創新服務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強化支持引導,確保行動落實到位。依托社會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國行動基金會,為行動重點工作實施提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推動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保障機制。針對行動實施中的關鍵技術,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加強科技攻關,對各項行動給予支持;同步開展衛生技術評估,不斷增強行動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經濟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以法治保障健康中國建設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醫保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

(五)加強宣傳引導。設立健康中國行動專題網站,大力宣傳實施行動、促進全民健康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各有關責任部門要根據本行動要求,編制群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并以有效方式引導群眾了解和掌握,推動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設立健康形象大使,評選一批“健康達人”,發揮形象大使和“健康達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正面宣傳、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高度重視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在行動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培養培訓、服務標準、績效考核等制度,鼓勵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踐行“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做好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以下相關文章可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繼續瀏覽!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熱線電話

4001-0567-10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五

辦公電話

4001-0567-10

微信公眾號
X

截屏,微信識別二維碼

微信號: byivip

(點擊微信號復制,添加好友)

??打開微信